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捐款專區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Line Pay的QR Code

    ◆劃撥帳號:19471959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ATM轉帳:銀行代號011(上海銀行龍山分行)
    ◆帳號212-030-012-56558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為愛朗讀」回顧紀實(精華版)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立案編號:台內社字第 8960878號】
:::* 瀏覽位置:首頁 > 作家星球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作家星球


與孩子為鄰的Ezra Jack Keats-----文/ 貓頭鷹編輯組

  • 發佈日期:2013-04-07
  • 照片說明文字看得見主角長大的圖畫書
    喜歡《下雪天》、《彼得的口哨》、《彼得的椅子》的讀者,一定知道Ezra Jack Keats的作品被引介到台灣的還有《珍妮的帽子/1966》、《3號公寓/1971》、《夢/1974》、《嗨!路易/1975》。如果喜歡Keats強烈厚重的濃彩、華麗復古的拼貼畫,或是喜歡雋永如水的尋常生活故事,一定要來貓頭鷹圖書館尋找Keats。
     *

    不妨按照出版的順序《A Letter to Amy/1968》、《Goggles/1969》、《Pet Show/1972》、《The Trip/1978》、《Maggie and the pirate/1979》、《Louie's Search/1980》、《Regards to the Man in the Moon/1986》…等,一本接著一本翻閱,就會發現,Keats讓作品裡的小孩Peter、Archie、Louie、Susie、Roberto……逐步長大,他們彼此相識,在龍蛇雜處的布魯克林區一起遊戲,一起克服成長過程的小小挫折和難題,一起分享生活裡的小小挑戰和發現的愉悅。

    Keats的童年和家庭
    Keats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出生、長大、終老,原名Jacob Ezra Katz,猶太裔波蘭人。家境並無富裕的他,從小最愛畫畫,總要辛辛苦苦存錢買顏料,他曾說,每當轉開顏料管的蓋子,僅是看著顏料就會讓他好滿足。母親是第一位發現Keats繪畫才能的伯樂,有一回,他在餐桌塗鴉,塗滿一整個桌巾,母親不但沒責罵還驚嘆:「我的兒子真是天才啊!」,甚至邀請鄰居到家裡來看Keats的塗鴉畫。

    八歲的他曾經為社區一家麵包店畫招牌,賺進25分錢,讓原本反對他畫畫的父親,一度認為兒子也許能當個看板畫師討生活。在咖啡館當服務生的父親,深知貧窮的殘酷,也看多了紐約落魄的藝術家,他寧願兒子做一位咖啡廳的服務生,正常踏實的工作,也不願Keats懷抱不切實際的藝術家夢想。即便如此,父親還是會為他搜集顏料罐,但總要撂下一句話:「你不要以為藝術家不會餓肚子,昨天有個男人就是用這罐顏料跟我換一碗湯的。」

    直到1935年2月,父親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在街上,那是Keats高中畢業前夕,他要上台領藝術傑出獎的前一天。因為必須確認父親的遺體,才讓他第一次發現父親隱藏的另一面:在父親的皮夾裡,有一張張摺疊整齊的剪報,全是Keats多年來在美術表現上得獎的新聞報導。Keats終於知道,只會批評他繪畫才能的父親,其實是害怕兒子窮困潦倒才總是惡言相向。

    *以下為Ezra Jack Keats的兒童文學作品

    《下雪天》-美國第一本正視黑人小孩的兒童文學
    1962年Keats首次自寫自畫的《下雪天》,是美國兒童文學第一本以黑人小孩爲主角的圖畫書,它不僅獲得1963年凱迪克金牌獎,在1999年紐約公共圖書館公佈150本「世紀之書」的書單裡,有兩本繪本入選,《下雪天》正是其中之一。

     * Keats在為人作嫁插畫多年後,漸感不滿足,當他決定自己寫故事時,他的成長背景—布魯克林區成為他的創作基底;Keats在高中時期曾一度醉心於模仿法 國畫家杜米埃(Honore Daumier)的畫作,影響他日後的創作靈魂。那是因為多年前父親曾帶他去紐約美術館,他因而有機會遇見杜米埃的「第三級車箱」,他被畫裡真實表現中下階層社會景象深深感動。

    除了從生命經驗汲取創作靈感之外,Keats第一本書《下雪天》裡的彼得的原型,來自於一張多年珍藏的黑人小孩的剪報。1940年《Life》雜誌上的一篇黑人小孩的報導,Keats被一位黑人小孩的影像所吸引,一直把它貼在工作室的牆上,直到1962年轉化成《下雪天》這部經典作品。有一次,Keats在圖書館看到一位黑人小孩正在讀《下雪天》,他聽見那位黑人小孩說:「我在裡面耶!」,這句話觸動了他,決定讓小彼得蛻變成青少年。彼得是Keats筆下最紅的主角,約有6本書以他為故事中心。

    記錄中下階層孩子生活的點滴

    Keats的作品沒有繁複的故事情節,也無所謂的「中心思想」,他只是捕捉非裔、拉丁裔、歐裔和亞裔孩子們生活裡的吉光片羽,他們不分膚色玩耍遊戲,他像一位寫實的記錄片導演,忠實呈現孩子們小小的成長痕跡。

     * ◎彼得的故事
    只要細細閱讀《下雪天》,就能體會Keats的細膩,他確實捕捉到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三、四歲的小彼得獨自到雪地裡玩耍,一整天下來,他用各式各樣的方法玩雪,看見大孩子玩打雪仗意識到自己年紀太小,天真地把雪球放在口袋想帶回家玩,獨自回味一天的時光,每個小孩就如同彼得,累積每天的驚喜和失落漸漸長大成人。

    Keats總讓小孩用身體去感知世界,透過各種身體經驗,去察覺他與周遭的人、環境的關係。《彼得的椅子》因為屁股塞不下小椅子,彼得才真的發現自己長大了,已經變成Susie的哥哥了。《彼得的口哨》拼命練習、揣摩,彼得終於學會了吹口哨,他相當得意,覺得自己又比昨天「長大」了一點點。《A Letter to Amy》彼得初嘗喜歡一個人的戀愛心情;《Goggles》彼得和最要好的朋友Archie運用機智,躲避社區裡大孩子的勒索挑釁。

    ◎路易的故事
     * 除了彼得的故事之外,路易的故事也非常動人。在Keats的孩子國裡,路易是最安靜的單親小孩。在《嗨!路易》中,孤僻的路易被彼得妹妹Susie和Roberto的一場偶戲打動,他對玩偶Gussie一見鍾情,故事裡甜密又酸楚的夢境,表露了路易對友誼的渴望,在故事的最後,Keats讓我們看見孩子的體貼,Susie和Roberto設計了尋寶遊戲把玩偶送給路易。

    在《The Trip》路易搬家了,透過路易的飛行幻想,他回去尋找好朋友Susie、Roberto、Archie和Amy,而這段友誼的回憶,喚醒路易的勇氣,願意換上萬聖節的服裝走出去,走到社區認識新朋友,展開新生活。而在《Louie's Search/1980》他終於有了一個粗線條但風趣的新爸爸,在《Regards to the Man in the Moon/1986》他一度因為新爸爸被取笑為「撿破爛的」而傷心,但由於新爸爸的開朗,點燃路易的想像引擎,把看似無用的垃圾搖身一變,帶朋友飛越地球、航向宇宙。

    溫暖可親的成人形象
     * Keats的作品除了有許多可愛的小孩之外,他也塑造了許多溫暖可親的大人。彼得的爸爸媽媽是一對情緒穩定、溫柔的大人,他們總是以有趣的眼光欣賞彼得的探險和包容他的孩子脾氣。

    路易經常陷於幻想世界,但他的媽媽會耐心等待他回到現實;而他的新爸爸更是一個喜歡冒險、熱愛想像的大人,和路易「臭味相投」;也能輕易釋放路易在同儕間遭受的挫折。

    在《Pet Show》裡一群社區大人與孩子自然的互動,他們為每個孩子的寵物冠上響亮的名號。而原本找不到貓咪的Archie,匆匆抱著空罐子跑去參加寵物大賽,評審雖然看不見Archie的寵物「細菌」,還是貼心地頒發「最安靜的寵物獎」給他。陰錯陽差的,一位老太太帶著Archie的貓咪,得到了「最長的貓鬍鬚獎」,Archie不但沒有要回獎狀,還送老太太回家。閱讀Keats的作品,總能讀到大人與小孩彼此體貼的溫馨。

    獨鍾表現社會底層的微光
    Keats擅常運用油彩、水彩和多媒材拼貼,生動勾勒出紐約布魯克林區中下階層移民社會的風景。雖然作品沒有太多的舖陳也不用暗喻,但平易的故事裡總能咀嚼出淡淡的詩意,也許這就是Keats文圖交融所醱酵而生的文學味。

    特別喜歡Keats作品裡經常出現的剪影構圖,暗黑色的剪影有時輕柔,如詩如歌;有時又頗具戲劇張力,不妨仔細欣賞《3號公寓》、《The King's Fountain》、《Louie's Search》……裡的剪影之美。

    Keats並沒有對階級和種族岐視作任何的批判,他只是運用圖畫讓讀者親眼目賭中下階層的貧窮與髒亂,但他也在渾濁惡劣的環境裡,讓我們嗅到人性的溫暖,尤其讓我們看見,孩子寬容的胸襟和活潑的生命力。

    最後,特別推薦《Maggie and the pirate》,以舊貨車為家的小女孩Maggie,她心愛的蟋蟀被一位自稱「海盜」的小男孩偷走,男孩因心靈受到極大的創痛而故意使壞。一場追逐的意外害死了蟋蟀,愧疚的他特地去捉蟋蟀還Maggie;最後,孩子們互相靠攏的剪影,在月光下傾聽蟋蟀的歌聲,暗沉濃濁的夜色反而突顯了畫面的靜謐和諧,與Keats的生命基調和創作風格頗為吻合。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 相關圖片: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