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有趣
啟動孩子的聽讀(或閱讀)動機。
l 聽讀
創造孩子接觸文本的契機,降低文字閱讀的壓力。
l 無教條
去除目的性,獲得愉悅的經驗。
l 逐字朗讀
引領孩子看見細節、產生畫面,進入深度聽讀(閱讀)的歷程。
l 尊重
尊重個別差異,提供適齡、適性的讀本。
l 慎選好書
提升閱讀品味。
朗讀技巧
l 事先閱讀
先行閱讀全文,以確定內容是否適合朗讀。
l 放慢速度
一字一句慢慢的朗讀,有助於孩子清楚聽到每個字或詞彙,完全地吸收並理解其意,進而轉換成畫面,尤其是每個句子的最後一個字,更要清楚的唸出,不可含糊帶過。
l 情緒語言
掌握文句所潛藏的情緒,透過聲音表情展現出來,以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l 停、聽、看
朗讀時,藉由「暫停」(一、兩秒),引領孩子「聽到」朗讀者所要強調的重點(或關鍵字),因而「看見」潛藏於文句的伏筆或隱喻,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與理解力。
l 推理
朗讀至伏筆處,可故作不解,請教於孩子,幫助孩子學習推理的能力。
l 質疑
透過推理帶領孩子判讀文句各個環節的合理性,若發現矛盾、可疑之處,引領孩子尋找資源發掘真相。
l 等待
藉由幽默有趣、內容簡短的文本,等待專注力較不足的孩子,慢慢跟上腳步。
優良好書
1. 以兒童的視角作為創作的根據。
2. 具象的描摹幫助讀者產生畫面。
3. 角色的描寫須符合人性的行為和想法。
4. 以舖呈、隱喻替代白描,提供讀者更豐富的想像的空間。
5. 開拓視野,不流於刻板、教條。
6. 譯文需符合我國語法表現、流暢且忠於原文。
分齡閱讀類型參考
0-2歲:幼幼書
3-6歲:圖畫書
7-8歲:橋樑書
9-12歲:少年小說
13-18歲:青少年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