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捐款專區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Line Pay的QR Code

    ◆劃撥帳號:19471959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ATM轉帳:銀行代號011(上海銀行龍山分行)
    ◆帳號212-030-012-56558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為愛朗讀」回顧紀實(精華版)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立案編號:台內社字第 8960878號】
:::* 瀏覽位置:首頁 > 圖畫書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圖畫書


【親子家庭】 隱隱發光的老人智慧~繪本--搭起世代間的橋樑--文:曾美慧

  • 發佈日期:2013-04-08
  • 照片說明文字
    既親似遠的祖孫關係
    隨著台灣社會變遷,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忙碌於事業,養育孩子的職責便暫時或長期落在祖父母的肩上。台灣的祖父母多半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長輩們既有的「老來娛孫」的觀念,難免以近似寵愛的方式對待孫兒。但是,隨著孫子女的成長,小孩的世界越來越寬廣,而祖父母的生活圈卻相對越來越縮小。祖父母在物質、金錢的給予,已經很難再拉近祖孫的距離,這樣令人傷感的畫面,是不是常發生在你我的身邊?

    或許,我們可以從文學的智慧中為這困境尋找出口,老人家可以更積極的方式回應孫子女的成長,表達對孫子女的疼愛。本期季刊特別挑選一些展現老人生命智慧的兒少文學,跟大家分享老人和小孩的相處所擦撞出來的奇妙火花。

    展露生命的熱情─童心再現
    以祖孫為主角的兒少文學裡,常見一位充滿童心的老人,與孩子共同享受生命的熱情和活力。如《阿公的紅臉頰/格林》那位看似愛吹噓的阿公,他把生命裡的遭遇,以「說故事」的方式加油添醋,也許日子都是不起眼的小小片段,但是只要啟動「想像」引擎—吃蜂蜜蛋糕竟然被蜜蜂糾纏了一個星期;按小肚臍還能噴出紅色火花;球賽遇雨暫停,都是足球踢太高撞到了大烏雲……,特別喜歡阿公把一個抽屜裝滿了水的隱喻:美麗的東西雖然不能獨佔,卻能以欣賞的心擁有美麗。

    又如《精采過一生》裡透過爺爺奶奶誇張搞笑的敘述,悲喜憂歡的一生就這樣坦露在孩子的眼前。「年老」和「死亡」不再是恐怖難以接受的事,如果這是人生必經的歷程,如何像《精采過一生》的爺爺奶奶那樣幽默爽朗,在齒鬆髮疏的老年,依然享受人生?

    繪本,可以讓成人找回遺忘已久的「童真」。擔心自己早已失去童稚的純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對話的大人,不妨到佐野洋子的《五歲老奶奶去釣魚》一書,尋找一帖還老返童的不老藥,那就是,「保持五歲的感覺」。

    書中的老奶奶總是以「我都已經九十八歲了」為理由,從不答應活蹦亂跳的小貓咪的邀約,直到生日蠟蠋的意外事件,讓老奶奶只能過五歲生日,而這個意外的轉折,讓她重新用「五歲」的童心過生活,五歲的感覺,讓她像隻蝴蝶喜歡聞花香;像隻小鳥全身輕飄飄;像魚又像貓那樣靈動活跳。老人家該怎麼擁有童心呢?五歲老奶奶說:就在一念之間!

    追求希望與夢想—以身作則
    當一個孩子信任、喜愛的大人,在他面前展現積極的生活態度,那股生命的毅力與韌性自然會潛移默化,無形中鼓勵成長中的孩子擁抱夢想。《潔西過大海》那位猶太老奶奶,她得忍住孤單與不捨,讓13歲的小孫女到美國去尋夢。祖孫倆隔海為將來努力打拼,孫女一邊讀書一邊工作,存錢為奶奶買一張到美國的船票;最令人感動的是,不識字的老奶奶終於能親筆回信給孫女,信上歪歪扭扭的字跡,代表老奶奶學習新事物的勇氣。

    學習不分老少,即使步入了老年,依然可以透過學習讓生命更豐腴。《The Wednesday Surprise》小孫女教奶奶識字讀圖畫書,祖孫倆秘密進行要送給爸爸當生日禮物驚喜,在生日會當天,奶奶快樂朗讀的神情,一定會印入小女孩的心版,閱讀對人的意義,就這樣無形中傳遞給孩子了。

    「學習」是具有感染力的,《米爺爺學認字》就是描寫這麼可愛的爺爺,他多才多藝,連動物的腳印都能分辨,卻不會認字,憑著學習的熱情,他跑去學校跟小朋友一起上學,他豐富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想望,教導小孩生活自理能力,當他終於學會拼音認字,帶回一本詩集讀給妻子聽,觸動了老妻也想識字的動機。

    還有許多描寫成人築夢踏實的生活態度,如《艾瑪畫畫》、《花婆婆》、《叔公的理髮店》……等,再再向孩子展現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做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甚至可以服務他人,為別人奉獻,懂得付出的喜悅。

    爺爺─智慧的象徵
    也許是受性別分工的影響,繪本裡的男性長輩與孩子的互動,往往扮演一位人生閱歷豐富的「智者」,好比少年文學《外公是棵櫻桃樹》,小說裡的外公對家、對土地的重視,當他和孫子爬上象徵家庭親情的櫻桃樹上,外公說:「當你專注地聽,你會看到很多東西,比張開眼睛看到的還多。現在來聽櫻桃樹的呼吸聲吧!」

    類似這樣頗有哲理的話語,經常在描寫祖孫情的兒少文學出現,《跟著爺爺看》這本書也是透過一位看不見的老爺爺,讓我們發現「看」世界的方法—打開心眼,用心聽、用心聞、用心感受,這樣即時閉上眼睛,也能「看見」聲音裡的微笑。

    奶奶─情感的象徵
    母親、祖母是維繫家庭溫暖的火種。繪本裡的女性長輩,通常擁有既溫柔又堅強的面貌,如同《牛奶糖樹/大穎》裡歷經二次大戰、親弟弟死亡的外婆;和《陽光之家/和英》選擇住在老人之家,強忍著寂寞的外祖母,這兩本書都是透過淡如溫開水的筆調,讓下一代感受到祖母對家人的愛,孩子也貼心地想辦法去除壓在祖母心上的石頭。

    尤其是說故事高手伊芙‧邦婷,透過孩子的直率告訴每個人,成人常隱藏不安、恐懼,以為這是在為家人著想,但是,「愛」還是得說出來,晦暗的情緒才有出口,家人的溫暖才能流進心裡。

    貼近土地的祖父母
    翻閱《I know a Lady》、《Grandaddy’s Stars》、《Grandaddy and Janetta》和《Georgia Music》,挺喜歡James Stevenson隨性的鋼筆線條,著上淡彩的圖畫,令人懷想起舊時的童年時光—翻頁中鄉村的晨昏,雞、鴨、狗、貓等家畜的味道,在土地勞動的老人家,小孩跟著阿公阿嬤餵豬、摘菜……等點點滴滴回憶,浮上心頭。

    每當想起自己與祖父母的相處,總連帶會勾起鵝黃色的童年畫面,這種散發泥土香氣的場景,卻是現代小孩很難親身體驗的。對生活城市裡,遠離大自然的小孩而言,沒有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可遊玩,真的是一件憾事呢!

    生命的循環—老去與再生
    相較於James Stevenson的輕盈,《山之生》是描寫祖孫相處非常另類的作品,它讀來並不溫馨幽默,但卻深具厚實的生命感。它藉由一位近似失憶的山林老人和一位封閉自我的都市小孩,讓我們閱讀到「生命」的真象—死亡是殘酷的,但卻也往往成全了生命的傳衍。

    祖父教導孫子認識死亡和再生,乃是大自然法則,風接收了逝去的生命吐出的最後一口氣,然後又給了剛出生的新生命第一道氣息。就像祖父說的話:「山中的所有東西都不會被浪費掉,所有的東西都是循環不息的。」一個生命的死亡,孕育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

    在描述老人與孩子互動關係的繪本裡,「死亡」是這類繪本中最為常見的主題。例如:約翰伯明罕的《外公》,小孫女看著空盪的躺椅,大量留白的背景表明爺爺已經離開人間,最末一頁,小孫女推著娃娃車往向陽之處奔去,暗示新生命的誕生。而《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再見,艾瑪奶奶》和《爺爺的手帕》……等,則是赤裸告訴讀者死別的過程,與親人訣別絕對悲痛,悲傷會隨日子淡去,但卻不會消失,與親人相處的點點滴滴收藏在記憶深處。

    一如《想念外公》和《獾的禮物》告訴我們的:死者教予給生者的一切,會繼續在生者的身上、心裡發光發亮。而因為「想念」,逝去的親人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無論是迂迴或直白的道出「死亡」的沉重,讀這類的圖畫書,對小讀者而言,應該都是為他們儲備面對悲傷的力量吧。

    《外公上山》這本書,以一位一心尋死的老人,反其道而行,讓我們思索「活著」的意義究竟為何!每個人都會面對體弱多病,處處需要人協助的老年。悲觀的人可能會像書中牛脾氣的老人那樣憤世嫉俗,受夠了痛苦的人生。

    老人要孫子推他上山,直接從懸崖跳下去一了百了,就在上山的過程,為解決鄰居們的疑難雜症,展露了他的生活智慧,四兩撥千金的化解每個人的難題。到了山頂,他終於體會到即使活了這麼久,生命依然有其美好的一面,家人和朋友的相互關心,就是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細想這些著墨於祖孫情的繪本,應該還有另一個深遠的意義─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家族樹的另一新枝。就像《曾曾祖父106歲》一個六歲的男孩,發現到自己和相差一個世紀的曾曾祖父之間的牽絆,原來他站在一條生生不息的生命長河之中,他是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文末,如果小孩和老人的互動,能像《哈囉、再見窗口》那樣,祖孫倆常常有機會見面,談天說地、參與彼此的生活,擁有一扇心靈互通的窗口,祖孫關係一定相當美好溫暖。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 相關圖片: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