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捐款專區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Line Pay的QR Code

    ◆劃撥帳號:19471959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ATM轉帳:銀行代號011(上海銀行龍山分行)
    ◆帳號212-030-012-56558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為愛朗讀」回顧紀實(精華版)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立案編號:台內社字第 8960878號】
:::* 瀏覽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最新消息


【講座】「用故事呼吸的人~遇見張友漁」講座,5/30就在貓頭鷹!

  • 發佈日期:2016-05-23
  • 照片說明文字



    張友漁,為兒童及少年創作超過20年,出版超過30本書,得過國內無數大小獎項。
    不像多數作家,她沒有眩目的學歷、固定的生涯軌跡,
    但她豐富的人生經歷,跟她的作品一樣精采。

    她曾經一個人騎單車環遊台灣四十六天,跟著戲班子全省跑,
    做過律師事務所打字員、送報生、花店司機、電視編劇,
    在921災區「潭南」布農聚落、深受車諾比核災創傷的白俄,勞動流汗做志工,蓋房子
    也曾為了創作《西貢小子》體驗新住民生活,在越南鄉下住了兩個星期,
    感受到獨在異鄉被誤解的苦悶,讓她得以寫出故事中角色的深度。

    張友漁的童年,很平凡,在花蓮長大,
    全班35個小朋友,她的考試成績總是在27名左右,她嗜讀各類雜書,唯獨對教科書頭痛。
    或許因為小時候的「平凡」,她的創作也特別關注平凡、弱勢孩子的處境,
    她透過小說描繪邊陲少年的心情,例如曾被改編成電影的《阿國在蘇花公路騎單車》,
    一出版就轟動的《我的爸爸是流氓》,讓張友漁去到哪裡,都得向同情她的讀者解釋,她的爸爸並不是流氓。
    或是根植於台灣東部典型小鎮的氣味和氛圍,描述慘淡少年「哪裡也去不了、啥事都覺得很無聊」的《悶蛋小鎮》 。

    故事是張友漁的全部:抒發她對鄉土的愛戀、療癒她過往的陰影、寄放她對美好社會的期待……
    她不想被定位成兒少作家,她筆下那酸甜苦辣的童年滋味,大人嚐起來更有感覺。

    105年5月30日(一)上午10:00-12:00
    歡迎來「遇見張友漁」,聽張友漁如何將一本又一本「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大書,
    透過書寫,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動人故事!


    講座地點:貓頭鷹協會教室(臺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56號5樓)
    報名費用:每人100元(現場購書可折抵100元)。
    報名方式:請線上報名https://goo.gl/Samu0y,或電洽02-23619710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