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捐款專區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Line Pay的QR Code

    ◆劃撥帳號:19471959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ATM轉帳:銀行代號011(上海銀行龍山分行)
    ◆帳號212-030-012-56558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為愛朗讀」回顧紀實(精華版)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立案編號:台內社字第 8960878號】
:::* 瀏覽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最新消息


【讀報】台灣醒報「幼兒睡前故事 促進語言閱讀能力!」

  • 發佈日期:2015-05-11
  • 照片說明文字【台灣醒報記者李明倫綜合報導】

    科學家首度證實,床邊故事可大幅增進幼兒大腦發育。家長很早就知道,睡前故事不僅幫助孩子放鬆容易入睡,也增進家長與孩童之間的情感。科學家首次提出可量測的科學證據,指出這個例行性的「兒童夜間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促進幼兒大腦的語言與閱讀能力。

    研究指出,3歲以內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刻。2014年6月,美國兒科學會即開始提倡,家長應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對初生兒放聲朗讀或講睡前故事,以培育孩童的早期學習能力,促進大腦的連接,有利於孩童的語言發展。如今,科學家終於提出睡前故事對幼兒的大腦語言與閱讀能力發展影響的直接證據。

    【大腦測量研究】 在發表於美國兒科學術學會年會的研究成果中,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約翰‧赫頓醫師表示,他們很興奮可以首次呈現,學齡前幼兒所接觸的閱聽,對於大腦發育是有意義且可以被量測的,並可協助預測孩童之後的語言與閱讀能力。赫頓醫師說,使孩童具有「想像力」的腦區對於往後閱讀能力的發展特別重要,可以幫助孩童在腦中「看見」所閱聽到的東西。

    研究人員研究19名3到5歲學齡前兒童,37%的人是來自低收入家庭,每個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完成旨在衡量孩童在家裡接受到認知刺激,(如他們朗讀或講述故事給孩子的頻率、選擇的書籍,以及他們如何聊天、一起玩等)的問卷調查。孩子們則透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測量他們在通過耳機收聽與年齡相適應的故事時的大腦活動。
    【大腦測量研究結果】 研究分析結果指出,更多的家庭閱讀與對於負責分析語言意義的腦區,有較高活性有緊密關聯,這些腦區對於語言發展以及往後的閱讀能力發展非常重要。赫頓博士強調,即使考慮不同家庭的經濟能力,平時在家裡接受到較多認知刺激的幼兒,在接受閱聽刺激時,大腦活動更活躍依然非常顯著。

    赫頓醫師表示,使孩童具有「想像力」的腦區活性也特別高,顯示在大腦中「視覺化」有助孩童對於敘述的理解。想像力允許孩子「看到」故事,往後孩童由圖畫書進一步要學習閱讀文字時,此腦區幫助他們理解文字扮演重要的角色。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 相關圖片:
      • 大腦測量研究顯示,睡前故事有助兒童大腦語言與閱讀能力發展。 〈Photo by Ross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大腦測量研究顯示,睡前故...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