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捐款專區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Line Pay的QR Code

    ◆劃撥帳號:19471959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ATM轉帳:銀行代號011(上海銀行龍山分行)
    ◆帳號212-030-012-56558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袁讚富

    「為愛朗讀」回顧紀實(精華版)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立案編號:台內社字第 8960878號】
:::* 瀏覽位置:首頁 > 少年輔育院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少年輔育院


書本這面鏡子-文:朱明儀

  • 發佈日期:2009-11-09
  • 照片說明文字一本書,可以產生多大的力量?
    盛唐時期的開國明君唐太宗有三面鏡子。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貓頭鷹大姐姐以為,以書也可為鏡,從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看見力量。

    那天,貓頭鷹教育協會理事黃麗慧老師便以木馬文化出版的《一個印地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為鏡,讓少輔院的孩子們從故事裡看見自己。

    在與孩子交換日記的過程中,麗慧老師發現這些曾經犯過錯的孩子常會為自己貼標籤,例如:我是衝動的不良少年、我是叛逆愛打架的壞小孩等等,每貼一個標籤便是一次自我否定。

    於是她說了一個14歲的印地安原住民阿諾的故事:阿諾出生在印地安保留區,那裡貧窮,沒有足夠的政府資源,生活極其困難。阿諾因為不滿白人老師提供的課本資源過於老舊,憤而用書砸老師。出乎意料的是,明理的白人老師不但沒有因此懲罰他,反倒主動去找他並且表示願意原諒他。

    白人老師說了這麼一番話:「你用書砸我一點也沒有錯,我應該為我對印地安人做的事受到處罰,每個保留區的白人都應該被賞一巴掌,不過,每個印地安人也都該被賞一巴掌,你們這些孩子學會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放棄。你的朋友羅迪,他已經放棄了,所以他喜歡打架。今天,你之所以會往我臉上扔書,是因為你心裡某個地方拒絕放棄,你應該要離開保留區。」

    這時,馬上有孩子舉手說:「老師,原來我愛打架是因為我自我放棄嗎?」
    另一個孩子又問:「老師,那要怎樣拒絕放棄,怎樣讓人家看得起?」

    麗慧老師繼續用故事回答孩子的問題:阿諾聽了老師的建議後離開保留區,前往很遠、很遠的白人學校就讀,原校的學生認為他是背棄部落的叛徒,白人學校的學生則因為種族問題而仇視他,於是他發誓絕不碰酒,轉變白人對印地安人酗酒打架的刻版印象,同時藉由閱讀提升自己。後來,他得以代表學校籃球校隊與保留區的孩子對打,而他的對手正是他之前的死黨,交戰幾回合之後,終於打贏了,卻感受不到喜悅,這時才體認到他必須放下怨恨,與部落和解,與生命和解,讓印地安人走出宿命的陰霾。

    麗慧老師問:「你們覺得阿諾第一個該和誰和解?」
    沒想到孩子們竟回答:「應該要先和自己和解。」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要長大,要變得更好。」

    原來,孩子們懂得將故事轉換成自己的語言,用到自己身上;藉由書本,透過閱讀,滋長心裡的養分,找到面對未來的勇氣,去除心理負面的標籤。

    後來,一名少輔院的孩子在心得裡寫到:「如果,讀書可以當飯吃,我想我永遠都吃不飽。」

    書本,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看見自己,也可以看到別人;書本,就像一碗精力湯,可以解心靈的渴,蓄積面對生命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閱讀吧!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